除了敷贴、火罐、艾灸等,近年来膏方在三伏天也是相当得火,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像上海、杭州、广州等地,“膏方热”已成为“养生热”的主角之一。笔者有幸在临证之中亲历,由此而引发诸多思考。
将膏方混称为“补膏”系误解
膏方,简言之,熬成稠膏也。中医学自古就有丸、散、膏、丹、汤五大剂型,内服膏方即是其中之一,其由汤药浓缩演化而来。大凡汤方有效者,均可熬制成膏。早在明清时期,沪浙一带膏方即已盛行。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生理念的普及,近年来沪上膏方更趋火爆。
从历代文献留存的大量煎膏的组方、制作、服用来看,其不仅有补气血、调阴阳、益脏腑等扶正作用,还有祛六淫、通血脉、化痰浊等祛邪作用,包涵着扶正祛邪、祛病纠偏等双重意义。如夏季湿气当令,也可以试试膏方,达到健脾益肾、祛湿化湿的养生效果。所以,今之社会将膏方混称为“补膏”,实系误解。
进补接力,夏季膏方不可或缺
我国素有冬令用膏方调补的习惯,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信奉天人相应,冬季天寒物藏,自然界阳气阴精收敛,应之于人,亦为补益身体的最佳时节。二是因为农耕文化养育的古代民众,每至冬季,天寒地冻,不便农作,自然成为休养生息的绝好时机。三是因为限于历史条件,古时唯有在寒冷冬季,膏方才能长时间存放。凡此种种,久而久之,渐成习俗。
“冬天进补,春天打虎”。冬天吃了膏方后,到春天都会体力充沛少生病。从养生角度说,冬天的膏方到了天热时,药性慢慢就过去了,夏季再吃个膏方,就像中途加油,能延续滋补的作用。夏秋季的气候特点跟春冬季的气候特点不同,人的生理特点也是随之变化,所以不主张把冬天的膏方方子拿到夏天服用。
要服好膏,单靠医生努力不行
沪上膏方的渐趋火爆,至少也有20余年的历史。笔者有幸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沪上膏方趋热之初,即投身于此、见证于此,从病家、医家、商家的不同角度,体悟了当今林林总总的膏方现状。看到服膏者对膏方的不理解,除了担忧外,更觉我们医务工作者的科普工作任重道远。
生活富裕之人服用膏方,常有其特定的心理需求。或许他们以为越稀有、越名贵之药服食越多,就会越有助于健康、有利于长寿,因而要求膏方越贵越好。例如有房地产老板径直要求医家所处膏方让其能消费“一二个平方”;有酒家老板对应邀前去处方的医生明言:“膏方价钱不足五位数,我是从不服用的”;更有“门路达人”与医生耳语:“你所处膏方中若有稀少药物不能配齐,我有办法搞定。”可见,这些人对待膏方,除有某种显富心理外,还表现出对科学养生、合理配方缺乏了解。
临床中尚能见到体壮如牛之人,却口口声声言其“体虚”“肾亏”,强烈要求膏方进补,令医家啼笑皆非。事实上,此类人士无须药物调补,更需心理调摄。养生保健,调神为先。诚如三国曹魏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知名“养生论”所言:“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何况膏方所忌,有古训可鉴:“宜发散者”(如急性感染)、“宜攻下者”(如腹满便秘)、“宜通利者”(如湿阻纳呆)、“宜涌吐者”(如食积痰嗽),一般均不宜用膏方。
此外,沪浙一带膏方已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在这一产业链上众多商家利害攸关,相关的国企、民企、私企均欲从中分得一杯羹。其中大部分企业资质合法,质量精良,服务周全,但也有一些不具资质、不讲质量、不管善后而只图谋利的商家混杂其中,使服用膏方者利益受损,甚至身心受创。更有不法商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短斤缺两,核价虚高,成为膏方商家中的害群之马。笔者呼吁,有关政府部门有责任对膏方市场进一步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