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养生
走路有学问 走适合自己的路才更健康
添加时间:2016年05月13日     阅读: 1816 次     来源:

走路也有学问?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觉得很无趣,走路哪有那么多事,谁不会走路。但事实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养生的学问可多着呢,这走路就是其中之一。别人的路,未必适合你,同样,你的路别人也不能够效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行走是人类最好的补药。”这是西方医药鼻祖希波克拉底的一句格言。的确,走路也是一门养生之道;多走路,好处多。中医认为,人在走路时,全身七经八脉都跟着一起活动。走路可以活动关节、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镇定神经系统、锻炼腿肌、腹壁肌、心肌,并能锻炼大脑皮层,使脑细胞更活跃,还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不信?看看这里:

1.防心脏病

步行锻炼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博士就首创了以走路作为心脏病和心梗病人康复治疗的方法。

2.防大脑萎缩

研究表明,保证每周步行不少于9.6公里,不仅可以增加大脑体积,还能有效预防大脑萎缩、老年痴呆,也会让记忆力出现问题的几率降低50%。

3.防糖尿病

其实控制糖尿病并不难,若能一星期坚持3天,每天在30分钟内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坚持4天,可降低 33%;每周5天,则能降低42%。

4.防下肢静脉血栓

步行的过程就是双下肢肌肉收缩、舒张,这就如同液体泵一样,使血液由肢体远端回流到心脏,而且足踝部充分活动,避免下肢静脉血栓。

5.减少颈椎病

步行并伴以抬头挺胸、颈部后伸、肩背肌肉活动,有助于缓解长期伏案导致的颈肩背部肌肉、韧带、关节的疲劳,对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具有明显的效果。

6.有益肠胃

走路使肺的呼吸量加大,增强肺功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能力,提高免疫力。

目前,世界上正在掀起一场行走革命。在很多国家,人们已经把行走作为21世纪人类获得健康、长寿、幸福的健身法宝。尽管具体方法各异,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健步走,行走运动越来越深入人心。

据调查,人们平常走路的速度、姿势都太随意,只有6%的人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也就是说,还有94%的人平时白走路了。

正确地走路是,上体伸直,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过于用力,心情舒畅,步伐轻松,飒爽英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面将正确走法归纳为四个要点。重要的是四个方面的动作要协调成一个动作。

1.上体伸展

上体笔直,下巴前伸,高抬头,两肩向后舒展。这样,脊柱伸直,轻微呼吸时,腹部稍有起伏。

首先,下巴突出、抬高头,气力充实。其次,两肩向后拉,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气。

需要指出,即使两肩向后拉,也不要有意用力向后拉,而是自然向后。脊柱伸直后,就可调整全身的姿势,并使身体维持平稳。无论用多大劲走,都要采用这种姿势。轻微呼吸时,腹部略有起伏。

最后一点,在走时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这样有利于迈大步,而且腿部有从后面反弹过来的感觉。这种姿势走起来很帅,易于坚持。

2.伸直膝盖

展开膝盖,并非僵硬、不灵活,而是使伸直的膝盖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行走。膝关节伸直了,步伐变大。大步走必须伸直膝盖。至于步幅到底多大,应使你觉得舒服为好。

伸直膝盖有个窍门。伸直膝盖走时,上体稍向前倾,好像要倒下来似的。后腿蹬,这样前腿膝盖自然伸直,步子也迈得大了。此外前脚向前迈出时,同一侧腰也好像向前运动,腰与腿要有效配合。

3.脚向正前方迈

上体伸展,膝盖伸直,走起来脚自然向前迈。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后腿要伸直。腿伸直,膝盖伸直,前脚自然向正前方迈。

前脚向正前方迈出,脚的内侧足迹形成一条直线。一般人们总觉得脚尖多少有点向外撇。有时为追求速度,向外撇点很有必要。有的人慢步时也脚尖外撇,俗称八字脚,这样走较稳定。

前脚向正前方踏出的动作和后脚重心转移是有一定关系的,当脚跟着地,身体重心在整个脚掌上滚动,由脚跟移向脚尖,后脚以第一、第二和第三脚趾为中心踢出,形成前脚向正前方踏出的动作。脚掌的其余部分发挥弹力的作用,使步行圆滑、流畅。步子迈大了,你就能掌握昂首挺胸,有韵律走的要领了。

4.摆胳膊

摆胳膊对走也很重要,时常会看到一些人,走路时,两手插在衣袋里。这种走法不对。这样走两肩收拢,走起来松松垮垮。

胳膊摆得好坏,还要看手与脚的动作是否同步。因为在走这个动作中,手与脚,或者说胳膊与腿有密切关系。

胳膊与腿的动作也是相互关联的,右脚向前迈出,左手向前摆。其中,特别是当膝盖伸直,脚向正前方迈时,与脚的动作相对应,胳膊自然摆出。

如果摆的比肩还宽,膝盖易弯曲。摆动时,大拇手指似触非触衣服为佳,在不受力的状态下,胳膊摆动时,肘部分自然伸与折。

正确的走路姿势让人看起来更有精神,身体也能够充分的得到锻炼,本来一天就很辛苦,千万别让自己的路白走,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