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动态
用创新驱动“医疗航母”
添加时间:2013年03月07日     阅读: 1722 次     来源:
      “科技创新,是一代代长海人攻坚克难、破冰前行的无穷动力,也是我们在第二军医大学党委领导下,引领医学前沿,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军事特色鲜明国际化创新型医院过程中的一大法宝。6年9项国家级大奖是里程碑,更是我们扬帆再起航,寻求再超越的时代号令!”对此,该院院长张从昕、政委夏阳踌躇满志。

  春节刚过,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浦江之畔的这所“医疗航母”,走近矢志创新的长海人,探寻他们创造奇迹的奥秘!

  科研创新,是源动力更是历史传承

  对于科研创新,孙颖浩团队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认为,医学的创新不仅要来源于临床,更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超前意识。正因如此,由他们所开创的“中国人特色的前列腺癌诊治模式”才能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上世纪90年代初,博士毕业没多久的孙颖浩被一份国外的研究资料震惊。在欧美等国,前列腺癌是威胁男性健康的第一大杀手。美国几千万老年男性中,每年新发的前列腺癌约有二三十万。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却低的可怜——每10万人中,发病率仅有不到2人。如此悬殊的发病率使他陷入沉思。

  是中西方人种差异还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经过反复思索,孙颖浩敏锐地认识到,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肯定会逐渐提高。可在当时,研究这一超级“冷门”的学科无疑风险极大,特别是在学术界,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就会损害自己的科研生命。

  是矢志创新,还是固守当下?他没有太多犹豫。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医院,长海曾涌现出如吴孟超、蔡用之、方之扬等一批新中国医学事业的奠基人。历史上的长海为何名家辈出,创造出一个个震惊世界的医学奇迹,靠得不正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吗?

  1995年,孙颖浩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师从著名前列腺专家沃什教授。次年回国后,他便潜心于前列腺癌从临床到基础的系统性研究。

  20年艰辛探索,孙颖浩牵头的这项研究构建了前列腺癌血清瘤标—分子病理—影像定位的多层次早期诊断体系,使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由5%提高到63%;创建了开放和微创前列腺癌改良根治术,极大促进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推广;创立了前列腺癌围手术期危险分层评估体系,用以筛选前列腺癌手术最适人群,指导术后治疗,为我国前列腺癌临床决策引入新模式;制定了晚期前列腺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发现了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形成新机制,为新药开发奠定了基础。目前已成功治疗2万余名患者,多项关键技术在全国60所三甲医院广泛应用。

  如今,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急剧上升,年增幅居男性恶性肿瘤首位,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孙颖浩于十几年前开始的这次创新“探险”无疑为这一医学难题添加了完美的“注解”!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动机,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60余年来,长海人深谙这一点。创新对长海人来说是源动力,更是历史的传承。

  翻开该院历年党委扩大会材料,“创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与专家教授座谈,讨论最多的也是“创新”。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该院就开设了青年科研启动基金,拨款50万元资助年轻人,鼓励大家在临床工作之余,就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如今,孙颖浩、李兆申、夏照帆等获得大奖的医学大家们大多是受益于此。1996年,该院又在全国医院最先启用了一幢16层近万平方米的科研大楼,把全院的实验室和设备都搬到了这里,并兴建中心实验室,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

  有政策、有资金、有平台,长海人一路高歌猛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数量、SCI论文发表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医院首位。

  记者获悉,2012年,孙颖浩团队凭借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一篇影响因子高达30多分的SCI论文,获得了国家、学校和医院奖励的丰厚奖金。可他们却把这些奖金用来资助进行科研创新的年轻人,给长海人的历史传承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谋篇布局,用创新思维扶持科研创新

  现在的长海医院在各个方面依然位居全国、全军前列,可军地医院的崛起给长海人增加了无形的压力。时代在变,不变的是长海人重视学科和人才建设的主线,不变的是矢志创新的豪情壮志!

  站在新的历史阶段,长海人有信心再创辉煌!

  该院党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在全局谋划中彰显科学发展的创新理念,研究制定了《医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实施“1255”学科建设计划,启动学科联合攻关项目3项、学科特色提升项目12项、学科特色培育项目22项、科研创新探索项目32项、转化医学项目10项,资助金额总计5150余万元;出台了《长海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奖惩措施,对科研工作优秀科室和个人加大奖励措施,对较差的进行惩罚,同时与职称晋升、导师遴选、科主任考评、年终立功受奖等挂钩;修订现有SCI论文和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对高引用频次、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高分值SCI论文和国家高等级科研成果进行超常规奖励。

  科研创新不是科研人员一个人的事,这是该院上下早已达成的共识。科研创新中,科研管理部门承担着穿针引线、组织谋划的重要作用。通常一个科研课题,启动前,科管人员协调各科室进行科学性的论证和伦理审查;研究中,科管人员对试验数据完整性、规范性和真实性分析检查;结题前,科管人员组织院内结题验收;结题后,科管人员对好的项目实施多科室联合,提前培育成果。

  这些科管人员掌握着各个科室的科研情况,经常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一个科研项目从立项到开花结果,从“小南瓜培育成大南瓜”,无一不浸透着他们的心血。